▲本校高教深耕網站提供 |
細項指標 Targets and Indicators
11.1 安全可負擔的住宅在西元2030年前,確保所有的人都可取得適當的、安全的,以及負擔的起的住宅與基本服務,並改善貧民窟。 |
11.2 負擔得起和永續的運輸系統在西元2030年以前,為所有的人提供安全的、負擔的起、可使用的,以及可永續發展的交通運輸系統,改善道路安全,尤其是擴大公共運輸,特別注意弱勢族群、婦女、兒童、身心障礙者以及老年人的需求。 |
|
11.3 包容性永續城市化在西元2030年以前,提高融合的、包容的以及可永續發展的都市化與容積,以讓所有的國家落實參與性、一體性以及可永續發展的人類定居規劃與管理。 |
11.4 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在全球的文化與自然遺產的保護上,進一步努力。 |
|
11.5 减少自然災害的不利影響在西元2030年以前,大幅減少災害的死亡數以及受影響的人數,並減少災害所造成的GDP經濟損失,包括跟水有關的傷害,並將焦點放在保護弱勢族群與貧窮者。 |
11.6 减少都市對環境的影響在西元2030年以前,減少都市對環境的有害影響,其中包括特別注意空氣品質、都市管理與廢棄物管理。 |
|
11.7 提供安全和包容的綠色和公共空間在西元2030年以前,為所有的人提供安全的、包容的、可使用的綠色公共空間,尤其是婦女、孩童、老年人以及身心障礙者。 |
11.a 強化國家和地區發展規劃強化國家與區域的發展規劃,促進都市、郊區與城鄉之間的社經與環境的正面連結。 |
|
11.b 執行包容、資源效率和减少災害風險的政策在 2020 年以前,大幅增加採用和執行綜合政策和計劃的城市和人類住區數量,以實現包容性、資源效率、減緩和適應氣候變遷、抵禦災害的能力,並根據《2015-2030 年仙台減少災害風險框架》,在各級制定和實施整體災害風險管理。 |
11.c 支持最低度開發國家進行永續和有彈性的建築支援開發度最低的國家,以妥善使用當地的建材,營建具有災後復原能力且可永續的建築,作法包括財務與技術上的協助。 |
推動成果 Progress
助力農村,均衡城鄉發展
自2017年起,以大學社會責任計畫投入農村,協助從經濟、在地文化以及銀髮照護等議題協助發展。
場域鄉鎮 | 計畫名稱 | 執行年度 |
雲林縣二崙鄉、元長鄉、褒忠鄉 | 新農復穀-雜糧壯遊-同耕共學-擴散計畫 | 2020-2022 |
「雜糧紮根,豐味深釀」崙元廊道增韌擴散計畫 | 2023-2024 | |
農安紮根 豐味深釀〞崙元廊道共學增韌擴散計畫 | 2025 | |
雲林縣西螺鎮 | 西螺農特產協力共做與永續發展 | 2020-2022 |
彰化縣大村鄉、花壇鄉 | 八卦山下的科技大花現 | 2020-2022 |
苗栗縣 | 貓裏法默跨域永續躍升計畫 | 2025 |
貓裏青農設計培力再生活化 | 2023-2024 | |
苗栗地區農村工藝特色再生活化 | 2020-2022 | |
臺中市霧峰區 | 北溝復麗—文化、生態共融村 | 2023-2025 |
臺中市東勢區 | 果香山城-苗圃幸福心友善人文暨城鄉共好 | 2023-2024 |
「果香山城-城鄉共好:青銀領航x農蘊加值x創生共融」計畫 | 2025 | |
南投縣中寮鄉 | 智慧商務與行銷塑造南投中寮石虎與農業優化創生社會實踐模式 | 2020-2022 |
保護文化和自然遺產
倡議保護台灣北溝故宮文史,透過霧峰學課程、論壇及計畫行動,保存可貴文史。
► 朝陽科大打造社區文史共學場域 重現北溝故宮風華
► 北溝故宮活化論壇 朝陽科大USR開啟在地創生契機
科技防災,長期公共工程安全監控
「非破壞檢測研發中心」擁多項領先全球的檢測技術,並研發應力波檢測、熱影像與光學影像分析、三維點雲建模技術,結合無人飛行載具,研發自動化非破壞檢測技術,診斷坡地防災與土木結構健康等。
長期協助國道高速公路、個地方重要橋梁以及道路監測。
► 公共工程安全監控
► 透地雷達檢測作業 運用科技揪出道路隱形坑洞
2023 永續報告書